購物車 0

台灣人維生素D攝取不足:食材建議

台灣人維生素D攝取不足:食材建議

依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2017至2020年「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」結果發現,維生素 D 的攝取狀況方面,男女在3歲以上的各年齡層未達建議量的比例偏高。

台灣人缺乏維生素D的程度取決於不同的因素,包括年齡、性別、生活方式、季節、陽光曝曬情況和飲食習慣。以下是一些可能導致台灣人維生素D不足的主要因素:

1.陽光曝曬不足:台灣位於亞熱帶地區,但許多人在室內工作或學習,限制了他們對陽光的暴露。陽光是主要的維生素D來源,因此缺乏足夠的陽光曝曬可能導致維生素D不足。

2.皮膚顏色:較深的皮膚顏色的個體在陽光曝曬下合成維生素D的能力較差,因此他們可能更容易缺乏維生素D。

3.季節性變化:在冬季,台灣的陽光較少,所以在這個季節,人們容易缺乏維生素D。

4.飲食習慣:雖然一些食物中含有維生素D,如魚、蛋黃和動物肝臟,但台灣人的飲食中可能缺乏這些食物,特別是對於素食者和純素主義者來說。

5.老年人:老年人的皮膚對陽光的反應可能降低,並且他們的飲食習慣可能不足以滿足維生素D需求。

維生素D不足可能導致骨骼健康問題,如骨質疏鬆症,並可能影響免疫系統的功能。為了確保足夠的維生素D攝取,一些人可能需要考慮飲食補充劑。然而,維生素D補充劑的使用應該在醫生或營養師的建議下進行,以確保劑量和持續時間是合適的。

總之,台灣人缺乏維生素D的程度因人而異,但許多人可能需要注意他們的維生素D攝取量,特別是在陽光曝曬不足的情況下。如果您符合以上所述的情況一種以上,便建議考慮補充適量的維生素D2(素食)或D3(葷食)。


以下也特別討論適合素食者補充維生素D的菜單。這些天然食材含有天然的維生素D,而非添加的維生素D:

1.曬乾蘑菇:曬乾的蘑菇、香菇,含有較多的維生素D2。您可以在曬乾的蘑菇陽光下曝曬,以增加其維生素D2含量。

2.黑木耳:黑木耳是另一種植物性食品,含有維生素D2。

3.維生素D來源的蔬菜:某些維生素D來源的蔬菜,如切菜、菠菜和花椰菜,可以提供少量維生素D2。

4.植物油:蘑菇、黑木耳和蔬菜通常可以更好地吸收維生素D2,當它們與一些植物油(如橄欖油或椰子油)一起烹飪時。這些油有助於提高維生素D的溶解度。

5.豆腐和豆類:儘管維生素D含量有限,但一些豆腐和豆類也含有少量維生素D。

但請注意,這些食品中的維生素D2含量通常相對較低,因此維生素D2補充劑可能是素食者確保足夠攝取的重要選擇。如果您打算完全依賴食物來獲得維生素D,則需要保持飲食的多樣性,以確保維生素D的充分攝取。同时,要確保充足日照以幫助合成維生素D。

非素食者補充維生素的選擇相對多元很多。除了上述的食物之外,還可以考慮以下材料:

1.魚類:脂肪魚如鮭魚、鱒魚、鲈魚和金槍魚是很好的維生素D來源。通常,新鮮或罐装的魚中含有較高的維生素D含量。包括魚肉在您的飲食中,以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。

2.蛋黃:蛋黃中含有維生素D,所以添加雞蛋到您的飲食中是一種方式。

3.動物肝臟:肝臟,特別是牛肝或鹿肝,含有維生素D。您可以製作肝臟食品,例如肝臟湯或肝臟醬。

4.乳品:牛奶、酸奶、乳酪和奶油等乳製品中通常含有維生素D。葷食者可以包括這些食品在飲食中,以增加維生素D的攝取。

5.牛肉:牛肉中含有維生素D,因此食用瘦牛肉是一種選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魚和蛋黃中的維生素D通常是維生素D3,而乳製品中的維生素D通常是維生素D2。維生素D3更容易從皮膚中合成,但維生素D2也有助於滿足維生素D需求。飲食多樣性和平衡對於確保充足的維生素D攝取是非常重要的。






上一頁